第767章光伏牵手扶贫 汉能薄膜助力湖南贫困户脱贫
法币的本质是政府发行的不兑现收据,代表索取权。
另外,现在来看,宏观政策、外部环境、经济政策都是比较确定的,今年的股票市场肯定比2018年好,这个是毫无疑问。由于2018年整个经济在下行,通胀在下行,货币政策在宽松,所以自然而然利率会下行,今年没有去年的机会好,但是经济基本面还没有好转的迹象,依然有机会。
还有李笑来,原本为新东方老师,由于看好区块链逻辑而持有比特币,随着比特币的疯涨而成为中国比特币首富,实现财务自由。关于未来十年的产业趋势,有5个重要的方向值得关注,可简化为FRESH,即Fun(娱乐)、Rich(财富管理)、Education(教育)、Safety(安全)和Health(健康)。过去几十年中的5大造富机会 财富的英文是fortune,fortune这个单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命运。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认清大势,顺势而为。从资金端来看,由于政策纠偏和监管松动,无论降准还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释放流动性,整个金融资金端是松动的。
在金融化时代,金融业成为最受青睐的职业,收入也相对可观,尤其是非银机构。以北京为例,当时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平方米,较为短缺,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商品房价格刚开始放开,以年均30%的速度上涨,存在着巨大的商机。面对当时国家财政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承担国有银行改革巨额成本的现状,创造性运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利用外汇储备为国有大型银行注资,通过国有大型银行自身核销和市场化剥离相结合的方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并成功股改上市。
内忧(不良贷款)外患(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竞争)下,2003年国务院开始推动以产权为核心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面对经济金融过热混乱的形势,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目前,工农中建四行的资本、盈利规模跃居世界前10强,交通银行资本、盈利规模也位居前20强,工商银行更是连续多年独占鳌头。习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成果,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果断决策和全力推动,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创新保证。第四,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需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动战略转型。
中国国有银行4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近一半的时间在与不良资产作斗争,教训极为深刻、刻骨铭心。要高度关注多元经营下的银行公司治理,在做好机构监管、准入监管的同时,突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协同监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央的决策和改革方案确定之后,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和实现就成为改革的关键。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取代旧有的政府机关式的管理模式。
银行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起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大国家专业银行相继从计划经济下大一统的人民银行和财政体系中破茧而出。从理论到实践方面,总结和研究40年来金融行业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系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进入专题: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机构,本身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尽管金融风险与市场环境变化相关,某种意义上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但过度扩张、盲目创新,忽视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疏于风险防范才是罪魁祸首。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大型商业银行仍需努力。
1996年,国民经济扭转了高通胀局面,物价涨幅回落到较低水平,顺利实现软着陆。建立风险自担的内控机制,以真正解决风险软约束问题。
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趋势,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最新的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中国有135家银行入榜,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中,中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名列前茅。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各界对加快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大型银行将创新作为驱动转型发展的动力,持续创新体制机制、经营模式、业务市场和产品服务,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实现了凤凰涅槃。国有银行股改始终围绕重建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个核心,在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的改革三部曲的同时,集中精力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与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与内控案防,强化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构建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运行稳健的治理机制和模式。40余年来,人民币存款从1978年的11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7.5万亿元,增长了1536倍。
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繁荣为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在走过40余年金融改革开放道路的同时,我们迈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和新阶段。
从业近40年来,我和许多同事一起,非常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股改试点和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国务院于2005年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并于2008年顶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果断推出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一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发展是硬道理,金融发展是服务实体经济、解决自身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有效方法。要引领国有银行朝着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走得更远、更踏实,还需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
这是中国和世界金融业最精彩的时代。上个世纪末,中国的银行业被称为技术上已经破产,通过改革转型发展,浴火重生,如今中国银行业规模、效益与质量,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金融监管体系、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国有银行股改锤炼锻造出一大批专业的商业银行家,为国内外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套成功的范例。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争议类同,国有银行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科学管理不够,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体制机制问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此后,国家专业银行迅速成长壮大,十几年间资产和营业网点成百倍增长,充分发挥了聚集、动员社会资金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坚定不移抓好风险管理,加强金融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和效能,确保不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风险。正是依靠发展,壮大了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和多样性的金融功能,支持社会经济不断前进。
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创造了持续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水平、一举由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变为国际一流银行的奇迹。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第三,检验改革成效需要时间,股改后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里程,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家和社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40年来,国有银行始终围绕邓小平关于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目标,经历了企业化改革、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革,最终实现了市场化经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开始着手重点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并为之后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做了思想和基础准备。总之,这场改革思路之活跃,举措之缜密、成效之良好,完全应载入世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史册。
回顾中国金融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案例可以仿效。微观层面的金融问题也逐步凸显,商业银行贷款成为社会融资主渠道后,不良贷款也伴随出现。
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并确定股份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后,党中央高瞻远瞩,于2002年年初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出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的重大决策,决定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五年的时间,背水一战,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体制问题和不良资产高企、竞争力低下问题。某种意义上,没有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
包括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卸重负、去杠杆和僵尸企业清理。但是对于沉疴已久的国有银行其症结究竟何在,以及能不能对国有独资银行的产权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广泛质疑。
友情链接: